01:23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何峰 刘顿 沅陵报道

撸起袖子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事农活,屋前屋后打扫卫生,与村民同吃同住,倾听民声民意……


(资料图片)

自6月初启动,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四同三半”活动在沅陵县马家村持续展开。党员干部们与村民同吃一锅饭、同住一栋房、同干一样活、同谋一件事,干半天农活、串半天门、做半天志愿服务,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听民声、晓民意、解民忧,凝心聚力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枳壳、石菖蒲等中药材种植是马家村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之一。仲夏时节正是枳壳树需要剪枝的时候。

“新长出来的枝叶要剪掉,摘掉夏芽,好让树长秋芽。”6月29日一早,14名党员干部在村委委员吴水秀的指导下,来到了中药材基地为700棵枳壳树修剪枝桠。

枳壳树是村民的“药财树”,党员干部们按照要求认真剪枝,丝毫不敢马虎懈怠。虽说是比较轻松的农活,但在烈日下干了没多久,大家都已满头大汗。大家感慨道,村里很多老人常年累月早出晚归活动在田间地头,干着繁重的农活,真是太不容易了。

夏日炎炎,山间一棵棵枳壳树焕发出新貌,在阳光映衬下,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四同三半”,既要“身到”,更要“情至”。耳闻百次,不如沉浸体验一次。

“您有几个子女呀?”“村里现在有什么保障?”“家里的菜地需要帮忙不?”当天下午,党员干部们分成5个小组,开始在村里“串门”。走进村民家里,看一看锅里煮什么、床上盖什么、家里缺什么;问一问村民收入怎么样、身体怎么样,上学花多少、看病花多少;听一听村民的心声,最操心什么、最期盼什么;聊一聊马家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和问题,意见和建议……一个下午的时间,大家入户走访了老党员、退休老教师、脱贫监测户共17户。五保户马继来说:“办公厅的驻村工作队给我们村带来了大变化,让我们走上了水泥路,让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我为他们点赞!”

在马家村的最后一天,清早,党员干部们拿上扫把和撮箕,来到毛坪组做志愿服务,帮助村民清扫村组道路、拔除杂草。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将毛坪组沿线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干完活,党员干部们在村尾“新时代农村议事屋场”席地而坐,听村里的退伍老军人瞿继光讲起了这两年村里的变化。

两年来,在省政府办公厅的驻点帮扶下,马家村完成通组道路硬化3公里,新建入村主干道1.2公里,修建村民入户便道6.7公里,铺设村内环形公路1.9公里,打造了“两大入村道、三条环形线”的便利路网。全村主干道从之前一过车就嘎吱作响的碎石路变成了整洁平坦的柏油路。望着村中、田畔一条条干净宽敞的马路,大家坚信:这就是马家村通往乡村振兴美好前景的“康庄大道”!

“来了之后,发现村里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我们工作队计划通过发展一批可持续的产业,为他们提供在家就业机会。”省政府办公厅驻马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迎军对下一步工作有着清晰的思路。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处二级主任科员任惟是这次活动中的一员,她认为将党建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形式很有意义。“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不易,体会到了农村农民的不易,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履职尽责,助力乡村振兴。”

“四同三半”活动是省政府办公厅紧密结合省委“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围绕服务省政府“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开展的自选动作。活动启动以来,已经组织了三个批次36名党员干部来到马家村“住农村、干农活、访农户、知农事”,倾听人民群众最朴素、最真实的想法,体会农村、农民的不易,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艰辛,更加直观、深刻地认知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进一步推动办公厅主题教育走深走实。